近日,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发布“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风险提示”,提醒消费者要像保护钱包和身份证一样保护个人信息。
一、警惕钓鱼攻击,勿轻信“伪官方”信息
风险: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银行、电商平台、快递公司等官方网站或发送伪装成官方的短信、邮件、电话,诱导您点击恶意链接、下载木马程序或输入账号密码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
提示:切勿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扫描可疑二维码。收到“账户异常”、“中奖通知”、“快递问题”等信息时,务必通过官方APP、官网或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,绝不通过对方提供的渠道进行操作。
二、强化密码安全,杜绝“一码走天下”
风险:使用简单密码(如生日、123456)或在多个网站/APP使用相同密码,一旦某个平台的账户密码泄露,其他账户极易被批量盗用。
提示:为不同重要账户设置高强度、唯一性的密码(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、符号,长度不少于8位)。为关键账户(如银行、支付、邮箱)开启双重身份验证(2FA),如短信验证码、身份验证器APP或生物识别。
三、保护敏感信息,避免过度分享
风险:在社交媒体、问卷调查、免费Wi-Fi注册等场景中,随意填写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家庭住址、工作单位等信息,可能导致信息被收集、整合并用于精准诈骗或身份冒用。
提示:非必要不提供身份证照片、手持身份证照片。在公共平台发言时,避免透露过多个人生活细节。对要求填写敏感信息的线上活动保持警惕。
四、防范设备丢失,做好数据防护
风险: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U盘等设备丢失或被盗,若未设置锁屏密码或未加密,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、聊天记录、照片、文件等将面临泄露风险。
提示:为所有智能设备设置强密码、图案或生物识别锁屏,重要数据应进行加密存储。
五、识别虚假亲友,提防“熟人”陷阱
风险:诈骗分子可能通过盗取社交账号或伪装身份,冒充您的亲友、领导、同事,以“急需用钱”、“帮忙转账”等理由实施诈骗。
提示:接到涉及转账、汇款的请求时,务必通过电话、视频或当面等可靠方式与对方二次确认,切勿仅凭文字消息或语音就转账。
六、关注数据删除,警惕“已删除”不等于“已消失”
风险:简单删除文件,数据可能仍残留在设备存储中,存在被恢复或泄露的可能。
提示:更换或出售旧设备前,务必进行彻底的数据清除和恢复出厂设置。
核心原则:保持警惕、最小授权、及时更新、多重验证。个人信息是宝贵的数字资产,请务必像保护钱包和身份证一样保护您的个人信息。
中信银行重庆分行:个人信息安全该如何保护
下一篇:返回列表